- 理论基础奠定(20 世纪初)
- 1913 年,瑞士心理学家卡尔·荣格(Carl Jung)在国际精神分析大会上提出了心理类型的概念,将人的心理类型分为内倾和外倾两种基本态度类型。
- 1921 年,荣格在其著作《心理类型学》中进一步阐述了心理类型理论,提出了四种心理功能:思维、情感、感觉和直觉,并将这两种态度类型和四种心理功能组合起来,形成了八种心理类型。
- MBTI 的诞生(20 世纪 40 年代)
- 美国作家伊莎贝尔·布里格斯·迈尔斯(Isabel Briggs Myers)和她的母亲凯瑟琳·库克·布里格斯(Katharine Cook Briggs)对荣格的心理类型理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。在二战期间,为了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自己和他人,从而选择更适合自己的职业和角色,她们开始基于荣格的理论开发 MBTI。
- 1942 年,迈尔斯和布里格斯推出了 MBTI 的第一个版本,即 MBTI-A 量表。这个版本主要侧重于对人格类型的初步评估。
- 发展与完善(20 世纪中后期)
- 1943 – 1961 年,迈尔斯陆续研制出 MBTI-B、C、D、E 版本量表,不断对测试工具进行改进和完善,提高其信度和效度。
- 1962 年,美国教育考试服务中心(ETS)成为 MBTI 的发行商,并成功发行第一本 MBTI 手册,这标志着 MBTI 开始走向更广泛的应用。
- 1975 – 2001 年,先后诞生了 MBTI-F、G、J、K、M、Q 量表,MBTI 的理论和实践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。同时,MBTI 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更广泛的应用,被越来越多的企业、教育机构和心理专业人士所采用。
- 现代化与普及(21 世纪以来)
- 随着心理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和社会的不断发展,MBTI 也在不断进行现代化改进。例如,开发了在线测试版本,使测试更加便捷和高效;对测试结果的分析和解读也更加深入和个性化。
- MBTI 在社交媒体和网络文化的推动下,逐渐成为一种流行文化现象。人们通过 MBTI 来了解自己和他人的人格特点,进行社交互动和自我探索。同时,MBTI 也被应用于更多的领域,如领导力发展、团队建设、职业咨询等。
MBTI 测评
MBTI 与 16 Personalities(16型人格)
MBTI 的应用场景 1:企业人力资源管理
MBTI 的应用场景 2:亲子关系